创业公司的两条铁律:速度至上,见乱就清 科技观察 2025-11-03 0 浏览 0 点赞 长文 最简单的原则,往往最难坚持。最有效的方法,往往最容易被忽视。 一位创业者分享了他加入公司时,创始人告诉他的两条原则。这两条原则听起来简单到几乎像是常识,但正是它们,塑造了一个高效的创业文化,并成为在混乱中保持清醒的实战智慧。 ## 两条看似简单的原则 **原则一:速度至上——快速完成任务,别留下悬而未决的事情** 不要让任务悬而未决。一旦转身去做下一个,就难以管理了。快速收尾,然后继续前进。 **原则二:见到乱象就解决——无论是工作上的难题,还是午餐桌上的垃圾** 公司事多人少,大家都得负责解决眼前的问题。看到问题,就主动清理,不要等别人来做。 这两条建议,没有复杂的理论,没有高深的方法论,甚至没有什么新意。但它们极其耐用,因为它们触及了创业公司成败的核心:**速度和责任感**。 ## 未完结任务的隐形成本 为什么"速度至上"如此重要? 因为**留有"未完结的任务"会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**。 想象一下你的大脑是一台电脑。每一个未完成的任务,都像是一个打开的程序,占用着你的内存。当你同时打开10个、20个、50个程序时,电脑会变得越来越慢,最终可能死机。 人的大脑也是如此。 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"蔡格尼克效应"(Zeigarnik Effect):**人们对未完成的任务的记忆,比对已完成任务的记忆更深刻**。未完成的任务会持续占据你的注意力,即使你在做其他事情。 这意味着: - 你以为自己在专注于当前任务,但大脑的一部分仍在惦记着那些未完成的事 - 你的"处理能力"被分散了,效率自然下降 - 你会感到焦虑、疲惫,即使实际上没做多少事 相比之下,**快速收尾一个任务,会释放你的"处理能力",让你能够全力投入下一个任务**。 这不仅是效率问题,更是心理健康问题。一个总是有一堆未完成任务的人,很难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积极的心态。 ## 多线并行的陷阱 现代职场文化推崇"多任务处理"(multitasking),认为同时处理多个任务是高效的标志。 但研究表明,**真正的多任务处理是不存在的**。人类大脑实际上是在不同任务之间快速切换,而每次切换都有成本——需要时间重新进入状态,需要能量重新聚焦注意力。 更糟糕的是,当你同时推进多个任务时,很容易陷入"都在做,都没做完"的状态: - 项目A做了一半,等待反馈 - 项目B遇到了问题,暂时搁置 - 项目C刚开始,还没有头绪 - 项目D本来很紧急,但被其他事情打断了 结果是:**你很忙,但没有任何一件事真正完成**。 这种状态不仅低效,而且令人沮丧。因为"完成"才能带来成就感和动力,而"进行中"只会带来焦虑和疲惫。 **快速完成比完美缓慢更重要**。这不是说要牺牲质量,而是说要避免过度打磨、无限拖延。80分的方案今天交付,远好于100分的方案下个月交付。 ## 见乱就清:主动性的力量 第二条原则——"见到乱象就解决"——听起来更像是一种态度,而非具体的方法。 但正是这种态度,区分了优秀的团队成员和平庸的团队成员。 在大公司,职责边界往往很清晰: - 这是产品的问题,找产品经理 - 这是技术的问题,找工程师 - 这是运营的问题,找运营团队 这种分工在规模化时是必要的,但也带来了一个副作用:**没有人对"边界之外"的问题负责**。 结果是: - 午餐桌上的垃圾没人清理,因为"不是我的工作" - 客户的投诉被踢皮球,因为"不归我管" - 明显的流程问题被忽视,因为"改起来太麻烦" 这些"小问题"积累起来,就成了"大问题"。客户流失、员工士气低落、公司文化恶化——往往都是从这些被忽视的"小乱象"开始的。 **创业公司的优势,就在于没有这些边界**。 事多人少,意味着每个人都必须是"全栈"的——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,还要主动解决眼前的任何问题。 这种"见乱就清"的文化,带来的不仅是更高的效率,更是更强的凝聚力和责任感。 ## 大公司的"烂摊子" 为什么大公司常常失去客户信任? 一个重要原因是:**堆积的"烂摊子"**。 - 过时的产品功能,没人愿意去优化 - 糟糕的用户体验,因为"历史遗留问题" - 低效的内部流程,因为"一直都是这样" - 无人维护的代码,因为"写这个的人已经离职了" 这些"烂摊子"不是一天形成的,而是长期"见乱不清"的结果。 每个人都看到了问题,但没有人觉得这是自己的责任。每个人都在等别人来解决,结果就是没有人解决。 **创业公司的灵活敏捷,很大程度上来自于"见乱就清"的文化**。 当每个人都愿意主动清理"烂摊子"时,问题就不会积累。当问题不积累时,公司就能保持快速迭代的能力。 ## 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原则,却很少有人做到? 这两条原则——"速度至上"和"见乱就清"——并不复杂,甚至可以说是常识。 但为什么真正做到的人如此罕见? **1. 完美主义的诱惑** 许多人害怕"快速完成"会导致质量下降。他们宁愿花更多时间打磨,也不愿意"草率"交付。 但问题是:**完美是不存在的**。你永远可以找到改进的空间,永远可以做得更好。如果以"完美"为标准,你永远无法完成任何事情。 **2. 责任的回避** "见乱就清"意味着主动承担责任,而承担责任意味着可能失败、可能被批评、可能增加工作量。 许多人本能地回避这种责任。他们宁愿假装没看到问题,也不愿意主动去解决。 **3. 短期思维** "速度至上"和"见乱就清"的好处,往往不是立即显现的。它们的价值在于长期——避免了未来的混乱,保持了持续的动力。 但许多人只关注短期的舒适:慢慢做,不着急;不是我的事,不用管。 **4. 缺乏榜样** 如果团队中没有人践行这些原则,新人很难自发地形成这种习惯。文化是需要榜样和传承的。 ## 如何践行这两条原则? 知道原则是一回事,践行原则是另一回事。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: ### 对于"速度至上": **1. 设定明确的截止时间** 不要让任务"无限期进行"。给每个任务设定一个明确的截止时间,即使是自己给自己的任务。 **2. 采用"时间盒"方法** 给每个任务分配固定的时间(如2小时、半天、一天),时间到了就必须交付,即使不完美。 **3. 优先完成,而非优先完美** 问自己:这个任务的核心目标是什么?达到核心目标就算完成,不要在细枝末节上纠结。 **4. 减少同时进行的任务数量** 尽量保持"单线程"工作。如果必须同时处理多个任务,也要限制数量(如不超过3个)。 **5. 定期清理"未完成列表"** 每周回顾一次未完成的任务,要么快速完成,要么明确放弃,不要让它们无限期悬挂。 ### 对于"见乱就清": **1. 培养"主人翁意识"** 把公司当作自己的公司,把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。不要问"这是谁的责任",而要问"我能做什么"。 **2. 从小事做起** 不需要等待"大问题"才行动。从清理午餐桌上的垃圾开始,从修复一个小bug开始,从优化一个小流程开始。 **3. 建立"5分钟规则"** 如果一个问题可以在5分钟内解决,立即解决,不要拖延。 **4. 记录和分享** 当你解决了一个问题,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团队。这不仅帮助他人,也树立了榜样。 **5. 庆祝"清理者"** 在团队中,公开表扬那些主动清理"烂摊子"的人。让"见乱就清"成为一种被认可和鼓励的行为。 ## 像对待"微故事"一样对待每件事 有一个有趣的类比:**把每个任务当作一个"微故事"**。 一个好的故事,有主角、有对手、有高潮、有结局。它是完整的、有张力的、有意义的。 同样,一个好的任务,应该有: - **明确的目标**(主角要达成什么) - **清晰的挑战**(对手是什么) - **关键的行动**(高潮是什么) - **明确的结果**(结局是什么) **越少角色越精炼,越有力地传达完整故事**。 不要让你的任务变成"连续剧"——没完没了,角色越来越多,情节越来越复杂,最后连你自己都不知道要讲什么。 保持简洁,保持完整,保持节奏。 ## 创业文化的基石 "速度至上"和"见乱就清",不仅是个人效率的方法,更是创业文化的基石。 它们塑造了一种文化,在这种文化中: - **行动胜于讨论**:不要开会讨论该不该做,直接做了再说 - **完成胜于完美**:80分的方案今天交付,胜过100分的方案下周交付 - **责任胜于借口**:看到问题就解决,不要找理由推脱 - **主动胜于被动**:不要等别人告诉你该做什么,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 这种文化,是创业公司对抗大公司的最大武器。 大公司有资源、有品牌、有客户基础,但它们往往缺乏速度和灵活性。创业公司的优势,就在于能够快速行动、快速调整、快速解决问题。 而这种优势,正是建立在"速度至上"和"见乱就清"的文化之上的。 ## 成为"顶尖玩家"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"顶尖玩家"——无论是在创业公司,还是在任何组织中——这两条原则值得反复体会与践行。 它们让你在混乱中脱颖而出,拥有真正的行动力和影响力。 **顶尖玩家不是最聪明的人,而是最能执行的人**。 他们不会被未完成的任务压垮,因为他们快速完成。 他们不会被"烂摊子"困扰,因为他们见乱就清。 他们不会等待完美的时机,因为他们知道行动本身就是最好的时机。 ## 结语:简单但不容易 "速度至上,见乱就清"——这两条原则简单到可以用八个字概括。 但简单不等于容易。 它们需要你克服完美主义的诱惑,需要你主动承担责任,需要你保持长期的自律。 但如果你能做到,你会发现: - 你的效率会大幅提升 - 你的心理负担会大幅减轻 - 你在团队中的影响力会大幅增强 - 你对工作的掌控感会大幅提高 最重要的是,你会成为那种"让事情发生"的人——不是等待事情发生,不是讨论事情该不该发生,而是真正让事情发生。 这就是创业精神的本质。 这就是"顶尖玩家"的特质。 **快速完成,见乱就清。** 就这么简单,也就这么难。 原始推文 staysaasy关于创业公司两条核心原则的分享 #创业 #创业文化 #团队管理 #执行力 #效率工具 #责任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