坚持的真相:为什么最难的不是开始,而是在无聊中继续 坚持哲学 2025-11-02 0 浏览 0 点赞 长文 "大多数人以为最难的是开始,但真正的难关,是当兴奋消退、重复变得枯燥无望时,依然坚持下去。" 这句话道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:**开始很容易,坚持很难,完成则传奇。** 在技术圈,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: - 一个开发者兴致勃勃地开始学习新技术,一个月后放弃了 - 一个创业者满怀激情地启动项目,半年后转向了 - 一个工程师决心提升技能,刷了几道算法题就不了了之 他们都"开始"了,但很少有人"完成"。 为什么?因为他们无法忍受**重复的乏味**。 ## 多巴胺的陷阱:为什么开始总是容易的 让我们先理解为什么"开始"这么容易。 **开始时,你的大脑充满了多巴胺**: - **新鲜感**:这是一个新的挑战,新的可能性 - **想象**:你想象成功后的样子,感觉很好 - **社交认可**:你告诉朋友"我要学 XX 了",得到鼓励 - **进步感**:最初的进步很快,你感觉自己在飞速成长 这些都会触发多巴胺释放,让你感到兴奋和动力。 但问题是:**多巴胺是短暂的。** **一周后**:新鲜感消失了,你意识到这比想象的难 **一个月后**:进步变慢了,你开始怀疑自己 **三个月后**:没有人再关注你在做什么,社交认可消失了 **六个月后**:你还在重复同样的练习,看不到终点 这时,多巴胺耗尽了。 **你面临一个选择:继续,还是放弃?** 大多数人选择放弃。然后开始下一个"新鲜"的项目,重复同样的循环。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: - 学了十种编程语言,但没有一种精通 - 开始了十个项目,但没有一个完成 - 读了一百本书的前三章,但没有一本读完 **他们不是缺乏能力,而是无法忍受重复的乏味。** ## 复利效应的残酷真相:看不见的积累 "复利效应往往在无声处积累,最难的是相信系统,在看不到结果时继续努力。" 这是一个关键洞察。 **复利效应的特点**: 1. **前期缓慢**:最初的积累几乎看不见 2. **非线性**:不是匀速增长,而是指数增长 3. **延迟回报**:付出和回报之间有时间差 4. **需要持续**:一旦中断,就要重新开始 让我们看一个具体的例子: **学习算法** - **第 1 个月**:你刷了 30 道题,感觉还是不会 - **第 2 个月**:你刷了 60 道题,开始看到一些模式 - **第 3 个月**:你刷了 90 道题,但面试还是会卡壳 - **第 4 个月**:你刷了 120 道题,感觉进步很慢 - **第 5 个月**:你刷了 150 道题,突然发现很多题都是变体 - **第 6 个月**:你刷了 180 道题,面试开始顺利了 **关键点**:前 4 个月,你可能感觉不到明显进步。这是最容易放弃的时候。 但如果你坚持到第 6 个月,你会发现:**你不仅会做题了,你理解了算法的本质。** 这就是复利效应。 **但大多数人在第 2 个月就放弃了**,因为他们看不到结果。 然后他们换一个新的目标,重新开始。结果,他们永远停留在"第 1-2 个月"的阶段,永远体验不到复利的力量。 ## 技术人的坚持困境 在技术领域,这个问题尤其严重,因为: **困境一:技术变化太快** 新技术、新框架、新工具层出不穷。 你刚开始学 React,就听说 Vue 更好。你刚开始学 Vue,就听说 Svelte 更快。 **诱惑**:不断追逐新技术,永远在"开始",永远不"精通"。 **真相**:精通一个技术,比浅尝十个技术更有价值。 **困境二:看不到立即的回报** 你花了三个月深入学习某个技术,但工作中还没用上。 你花了半年优化代码质量,但没有人注意到。 你花了一年建立个人品牌,但粉丝还是很少。 **诱惑**:放弃长期投资,转向短期回报。 **真相**:真正有价值的东西,往往需要长期积累。 **困境三:孤独的练习** 深度学习是孤独的。 - 没有人看到你每天早起学习 - 没有人知道你周末在做项目 - 没有人理解你为什么这么"拼" **诱惑**:放弃孤独的努力,回到舒适的社交。 **真相**:所有的成就,都来自无人喝彩的练习。 **困境四:自我怀疑** 当你长时间看不到结果时,你会开始怀疑: - "我是不是不适合这个?" - "我是不是在浪费时间?" - "别人是不是比我聪明?" **诱惑**:放弃,证明"我不是不行,只是不想做"。 **真相**:自我怀疑是成长的一部分,突破它才能进化。 ## 从动力到纪律:真正的坚持靠什么 "开始时靠冲动和多巴胺激励,继续则靠身份认同和内心的理由。" 这是一个关键转变。 **动力驱动**(不可靠): - 依赖情绪和感觉 - 需要外部刺激 - 容易波动 - 不可持续 **纪律驱动**(可靠): - 依赖系统和习惯 - 不需要感觉"想做" - 稳定持续 - 可以长期维持 **如何从动力转向纪律?** **方法一:建立身份认同** 不要说"我在学编程",而要说"我是一个开发者"。 不要说"我在健身",而要说"我是一个重视健康的人"。 **身份认同的力量**: - 当你的行为与身份一致时,你不需要动力 - "我是一个开发者"→ 开发者每天写代码 → 我每天写代码 - 这不是"我应该做",而是"这就是我" **方法二:建立系统,而不是依赖意志力** **错误方式**:"我要每天学习 3 小时" - 依赖意志力 - 容易失败 - 失败后自责 **正确方式**:"我每天早上 7-8 点在咖啡馆学习" - 固定时间、固定地点 - 成为习惯 - 不需要决策 **方法三:缩小目标,专注可控指标** **错误目标**:"我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工程师" - 太模糊 - 无法衡量 - 容易焦虑 **正确目标**:"我每天提交一个 commit" - 具体 - 可衡量 - 可控制 **方法四:追踪进步,而不是结果** 不要问"我成功了吗?",而要问"我今天进步了吗?" - 记录每天的学习时间 - 记录每周的项目进展 - 记录每月的技能提升 **看到进步,会重新激发动力。** **方法五:接受无聊,拥抱重复** 理解:**掌握技能就是对抗生物本能的战斗。** 你的大脑喜欢新鲜感,讨厌重复。但精通需要重复。 - 科比·布莱恩特每天投 1000 个球 - 村上春树每天写 4 小时 - 优秀的工程师每天写代码 **他们不是因为"喜欢"重复,而是因为"接受"重复。** ## 案例:那些坚持下来的人 让我们看几个真实的例子: **案例一:一个自学成才的开发者** 他 30 岁开始学编程,没有计算机背景。 - **前 3 个月**:每天学习 4 小时,感觉进步很慢 - **第 6 个月**:做了第一个小项目,但代码很烂 - **第 12 个月**:开始找工作,被拒了 50 次 - **第 18 个月**:终于拿到第一个 offer,初级职位 - **第 24 个月**:开始能独立完成功能 - **第 36 个月**:成为团队的核心成员 **关键**:他在前 12 个月几乎看不到回报,但他坚持了下来。 **案例二:一个开源项目的维护者** 他开始一个开源项目,前两年几乎没有用户。 - **第 1 年**:只有他自己在用,GitHub 上 10 个 star - **第 2 年**:有几个用户,但反馈很少 - **第 3 年**:开始有人贡献代码,100 个 star - **第 4 年**:项目被一个大公司采用,1000 个 star - **第 5 年**:成为行业标准,10000 个 star **关键**:他在前两年几乎没有认可,但他相信这个项目的价值。 **案例三:一个技术博主** 她开始写技术博客,前一年几乎没有读者。 - **前 6 个月**:每周写一篇,每篇只有 10 个阅读 - **第 12 个月**:坚持写了 50 篇,开始有人关注 - **第 18 个月**:一篇文章上了热门,涨了 1000 粉丝 - **第 24 个月**:持续输出,成为领域的知名博主 - **第 36 个月**:被邀请做演讲,出版了书 **关键**:她在前 6 个月几乎没有反馈,但她享受写作本身。 **这些案例的共同点**: 1. 他们都经历了漫长的"看不到结果"的阶段 2. 他们都没有因为缺乏认可而放弃 3. 他们都建立了系统,而不是依赖动力 4. 他们都相信长期的复利效应 ## 如何在"无望的磨砺"中坚持 那么,具体如何做? **策略一:重新定义"进步"** 不要把"成功"定义为终点,而要定义为过程。 - 不是"我要精通算法" - 而是"我每天刷一道题" **每天完成系统,就是进步。** **策略二:建立"最小可行习惯"** 不要设定过高的目标,而要设定"不可能失败"的目标。 - 不是"每天学习 3 小时" - 而是"每天打开编辑器" **降低启动阻力,让坚持变得容易。** **策略三:寻找"过程中的乐趣"** 不要只关注结果,而要享受过程。 - 享受解决问题的快感 - 享受学习新知识的满足 - 享受创造东西的成就感 **如果你只为结果而做,你会在看不到结果时放弃。** **策略四:建立"问责机制"** - 找一个学习伙伴,互相监督 - 公开承诺,增加社会压力 - 加入社群,获得支持 **外部压力可以补充内在动力。** **策略五:定期回顾,看到积累** 每月回顾: - 我学到了什么? - 我做了什么项目? - 我解决了什么问题? **当你回顾时,你会发现:你比想象中进步更多。** **策略六:接受波动,不要完美主义** 有些天你会很有动力,有些天你会很疲惫。 **这很正常。** 不要因为一天没做就放弃整个系统。 **80% 的坚持,比 100% 的完美更重要。** ## 警惕:不要陷入"坚持的陷阱" 但我们也要警惕另一个极端:**盲目的坚持。** **不是所有的坚持都有价值**: - 如果方向错了,坚持只是浪费时间 - 如果方法错了,坚持只是重复错误 - 如果目标不适合你,坚持只是折磨自己 **如何区分"有价值的坚持"和"无意义的固执"?** **有价值的坚持**: - 有清晰的目标和原因 - 有可见的进步(即使缓慢) - 符合你的价值观和兴趣 - 有反馈和调整 **无意义的固执**: - 只是因为"已经投入了" - 完全看不到进步 - 让你痛苦而不是充实 - 拒绝所有反馈 **关键区别**:有价值的坚持是"艰难但有意义",无意义的固执是"痛苦且无意义"。 ## 结语:在寂静中坚守 "成功不是高光时刻,而是那些没人看见、动力消失时的坚持。" 这句话的深刻之处在于:它揭示了成功的真相。 **我们看到的**: - 产品发布的那一刻 - 拿到 offer 的那一刻 - 项目成功的那一刻 **我们看不到的**: - 无数个深夜的调试 - 无数次被拒绝后的重新尝试 - 无数天看不到进步的坚持 **真正的成功,发生在看不见的地方。** 在技术领域尤其如此: - 那些精通某个技术的人,经历了无数小时的枯燥练习 - 那些做出优秀产品的人,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重构 - 那些建立影响力的人,经历了无数天的默默耕耘 **他们的共同点:他们在"无望的磨砺"中坚持了下来。** 所以,如果你现在正处于: - 看不到进步的阶段 - 失去动力的阶段 - 怀疑自己的阶段 **这很正常。** **这不是失败的信号,而是成长的必经之路。** **真正的问题不是"我是否有动力",而是"我是否有系统"。** 建立你的系统: - 固定的时间 - 固定的地点 - 固定的流程 - 可追踪的进度 然后,**相信系统,相信复利,相信时间。** **开始容易,坚持难,完成则传奇。** 你准备好在"无望的磨砺"中继续走下去了吗? 如果是,那么欢迎来到少数人的行列。 **因为真正的成功,属于那些在寂静无援时依然坚守的人。** 原推文链接 Alex Hormozi 关于坚持的深度讨论 Atomic Habits James Clear 关于习惯系统的研究 Dopamine and Motivation 多巴胺与动机的神经科学研究 Compound Effect HBR 关于复利效应的研究 #坚持 #复利效应 #系统思维 #纪律 #自我提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