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AI到量子计算:下一个泡沫正在路上 科技观察 2025-11-01 0 浏览 0 点赞 长文 ## 投机时代的轮回 从20世纪80年代到2008年,全球金融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。投资者逐渐意识到,通过炒作概念获得的回报,远比从任何实体业务中获得的回报都要丰厚得多。 这不是偶然,而是信息时代的必然结果。信息易于操纵,概念易于包装,而人性中的贪婪和恐惧则是永恒的。 于是我们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泡沫的诞生与破灭: - **互联网泡沫**(2000年)- 任何带".com"的公司都能获得天价估值 - **信贷危机**(2008年)- 次级贷款被包装成"安全"的金融产品 - **加密货币泡沫**(2016-2017,2020-2021)- 比特币和各种山寨币的疯狂 - **NFT泡沫**(2022年)- 数字图片卖出天价 - **AI泡沫**(2022-至今)- 全球近一半私人投资涌入AI领域 每一次泡沫都遵循相同的模式:炒作、狂热、破灭。而每一次,那些最早进入的人都能全身而退,留下普通投资者承担损失。 现在,AI泡沫已经显示出破裂的迹象。但那些金融和科技圈的精英们已经吸取了教训——他们正在打造下一个"风口":**量子计算**。 ## AI泡沫:熟透待破 ### 技术极限已现 AI行业面临的核心问题是:**现有模型已经接近性能极限**。 "高效计算前沿"和"弗洛里迪猜想"等理论表明,即使OpenAI花费数万亿美元将模型规模扩大十倍,性能提升也会微乎其微。 **ChatGPT-5就是最好的例证**:相比GPT-4,它消耗了显著更多的数据、训练时间和资金,但性能提升却微不足道。 这是一个致命的信号: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已经严重失衡。 ### 商业价值存疑 更严重的问题是,**生成式AI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那么有用**。 **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发现**: - 95%的AI试点项目未能提高公司利润或生产力 - 剩余5%的项目中,AI只能从事高度受限的行政工作,改进微不足道 **METR的报告显示**: - AI编码工具反而拖慢了开发人员的速度 - 模型的不准确性导致奇怪的编码错误,极难发现和修正 **更广泛的研究表明**: - 对77%的员工来说,AI增加了工作量而非提高生产力 - 错误率太高,无法在绝大多数场景中带来有意义的提升 ### 盈利遥遥无期 即使是拥有最庞大客户群的OpenAI,其每月200美元的订阅计划仍在大幅亏损。据估算,他们需要将价格提高到每月2000美元左右才能实现收支平衡。 **这意味着什么?** 意味着商业模式根本不成立。技术达到极限,无法显著改进,同时距离盈利遥遥无期。 这是一个完美的泡沫:巨额资金支撑着完全没有根据的投机预期。 ### 破裂的信号 泡沫破裂的信号已经出现: - GPT-5令人失望的表现 - Meta对AI部门的重组和低调处理 - 利率上升的威胁 - 投资者开始警告泡沫即将破裂 **连高盛都警告**:AI泡沫破裂时,不仅会重创OpenAI、Meta、Google、Anthropic等AI公司,还会拖垮数据中心泡沫,波及Amazon、Oracle、Nvidia等基础设施提供商。 **这将是一场全面的灾难。** ## 量子计算:新的救生筏 幸运的是(对那些精英来说),他们已经找到了逃生路线:**量子计算**。 ### 量子计算的承诺 量子计算机使用量子比特(qubit)而非传统比特。量子比特可以同时处于1和0的叠加态,理论上能提供指数级的计算能力。 **令人震撼的例子**: - 传统超级计算机需要比宇宙年龄还长的时间才能解决的数学问题 - 量子计算机用几分钟就解决了 **美好的愿景**: - 通过计算复杂分子结构,革新化学领域 - 突破当前AI的技术局限 - 创造具有真正人类水平智能的机器,且效率更高、成本更低 ### 资本的狂热 每一个在AI领域投入巨资的玩家,现在都在押注量子计算: **科技巨头**: - Google、Microsoft、Amazon都在开发量子计算机 - Nvidia开发量子计算硬件和软件平台 - OpenAI聘请顶尖量子物理学家 - 马斯克也开始谈论量子计算 **创业公司**: - Quantinuum最近融资6亿美元,估值翻倍至100亿美元 - 无数量子计算初创公司获得巨额投资 **这看起来像是完美的"逃生舱"**——将资金和炒作从AI转移到量子计算,因为它承诺能解决AI面临的所有问题。 ## 残酷的现实 但量子计算真的能兑现这些承诺吗? ### 硬件远未成熟 **真正可用的通用量子计算机还需要10-20年**。 - 建造成本极高 - 操作难度极大 - 虽然巨额投资可能加速进程,但没有保障(核聚变就是前车之鉴) ### 软件才是真正的瓶颈 硬件还不是最大的问题,**软件才是**。 **量子计算机的局限**: - 在大多数情况下,比普通超级计算机慢得多 - 只有在非常特定的复杂任务(如因数分解)中才能超越传统计算机 - 无法运行标准代码或算法,需要特定的量子算法 **量子算法的困境**: 当你读取量子比特时,会导致量子波函数坍缩,量子比特变成普通的0或1,指数级计算能力瞬间消失。 因此需要特殊的算法,利用量子波干涉将量子比特筛选到有用的状态。但这类算法: - 极其难以找到 - 只能用于非常特定的多节点复杂任务 - 目前只有少数几个(因数分解、量子物理模拟) **关键问题**: - 我们尚未找到适用于化学模拟或AI神经网络的算法 - 许多研究人员认为这类算法可能根本不存在 - AI训练数据缺乏结构化,训练过程的数学问题不适合量子计算 **即使硬件问题解决了,量子计算机对AI可能也毫无帮助。** ### 被证伪的基础假设 甚至"人脑是量子计算机"这一点燃整个量子AI运动的核心假设,也已经被最近的研究基本证伪。 ## 又一场骗局 这是一个熟悉的故事: 1. **炒作概念** - 量子计算能解决AI的所有问题 2. **包装愿景** - 真正的人类级智能,更高效更便宜 3. **吸引资金** - 数十亿美元涌入 4. **忽视现实** - 技术局限被有意淡化 5. **推迟破裂** - 用新泡沫延缓旧泡沫的崩溃 **但现实已经不重要了。** 错误信息已经流传开来,概念已经被商品化,资本已经开始流动。 ## 谁会受伤? 如果科技巨头和他们的支持者能足够快地吹大量子计算泡沫,他们能做的也只是**推迟AI泡沫的破裂**。 但迟早,在承诺的回报未能实现后: - 炒作会平息 - 现实会回归 - 数千亿美元会消失 - 我们几乎一无所获 **这些钱本可以用来**: - 提高工人工资以跟上通胀 - 投资实体经济 - 支持真正有价值的研究 - 改善社会福利 **但它们被抽走投入了无底洞。** ### 谁能全身而退? 和以往每一次泡沫一样,**顶层的亿万富翁会在崩盘前抽走资金**。 他们不会受伤,受伤的是: - 普通投资者 - 科技公司员工 - 整个社会 ## 我们能做什么? ### 保持清醒 不要被炒作迷惑。当所有人都在谈论"下一个大事件"时,问问自己: - 技术真的成熟了吗? - 商业模式真的可行吗? - 谁在推动这个叙事? - 谁会从中受益? ### 关注基本面 真正有价值的技术不需要过度炒作。它们会: - 解决实际问题 - 创造真实价值 - 有清晰的商业模式 - 经得起时间检验 ### 警惕投机 投机不是投资。投资是支持有价值的事业,投机是赌博。 当一个领域吸引了全球近一半的私人投资时,这不是机会的信号,而是泡沫的警告。 ## 结语:历史总是重演 从互联网泡沫到加密货币,从NFT到AI,再到即将到来的量子计算泡沫,历史总是在重演。 **每一次,叙事都是相似的**: - 革命性的技术 - 无限的可能性 - 改变世界的承诺 - 不容错过的机会 **每一次,结局也是相似的**: - 炒作破灭 - 价值蒸发 - 普通人受伤 - 精英全身而退 这很可悲,也很可叹。但这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——一个投机主宰一切的世界。 **唯一的问题是:你会成为下一个泡沫的受害者,还是清醒的旁观者?** Veritasium 优质科普频道,有量子计算介绍视频 Looking Glass Universe 量子计算博士运营的科普频道 #AI泡沫 #批判性思维 #技术炒作 #投机 #量子计算 #金融泡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