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体AI发展历程 ylc3000 2025-11-01 0 浏览 0 点赞 长文 Progression of Agentic AI 1. Script Chatbot(脚本型聊天机器人阶段) 这一阶段的智能体几乎完全依赖人工预先编写的脚本。 (1)人类依赖度约为90%-80%。 (2)自主性:完全基于规则和脚本,没有学习或上下文理解能力。 (3)扩展性:可以扩展,但结构非常线性,难以应对复杂任务。 (4)典型应用:邮件自动回复、FAQ自动化等简单任务。 这一阶段相当于早期的自动化客服或RPA的初级版本,只能执行“如果A则B”的固定逻辑。 2. LLM Chatbot(大型语言模型聊天机器人阶段) 随着大语言模型(LLM)的出现,聊天机器人具备了自然语言理解与生成能力。 (1)人类依赖度降至70%-60%。 (2)自主性:能理解上下文、灵活对话,但无法自主规划。 (3)扩展性:主要用于多轮对话场景,支持更自然的人机交互。 (4)典型应用:客户服务聊天机器人、智能问答助手。 这是AI从“执行命令”到“理解语言”的关键一步。 3. Modern RPA(现代机器人流程自动化阶段) 在这一阶段,智能体不仅能理解语言,还能调用工具、执行重复性任务。 (1)人类依赖度约为50%-40%。 (2)自主性:具备上下文理解能力,但任务仍主要是重复性执行。 (3)扩展性:可扩展到标准化流程,如表格处理、文档审核。 (4)典型应用:招聘流程文件处理、报销审批等。 这标志着“语言模型+自动化脚本”的结合,使AI能参与到具体业务流程中。 4. Single Agentic AI(单智能体AI阶段) AI在这一阶段获得了“规划”和“记忆”能力,能够根据目标动态调整行动。 (1)人类依赖度进一步下降到30%-20%。 (2)自主性: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,可在设定范围内自主决策。 (3)扩展性:动态适用于特定任务场景。 (4)典型应用:智能文档检索、任务规划助手。 这是AI从“执行者”向“协作者”转变的阶段,它能根据反馈不断改进输出。 5. Multi-Agentic AI(多智能体AI阶段) 这一阶段代表了目前最前沿的发展方向:多个智能体分工协作。 (1)人类依赖度最低,约15%-10%。 (2)自主性:具备多任务、多流程的动态协作能力。 (3)扩展性:可以处理大型复杂系统任务。 (4)典型应用:多智能体编码系统、智能搜索协作、企业自动化Agent网络。 在这个阶段,系统中可能有“代码智能体”“搜索智能体”“数据分析智能体”等多角色协作,由“元智能体(Meta Agent)”进行调度与协调。 ★三个核心趋势: 1. 人类依赖度不断降低,从完全脚本化到接近自主决策。 2. 自主性不断增强,从固定逻辑到动态多智能体协作。 3. 应用场景逐步扩展,从简单任务到复杂系统级工作流。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视频播放 网闻录 智能体AI发展历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