维基百科:AI 搜索和社交视频正在"偷走"我们的流量 Anthony Ha 2025-10-24 0 浏览 0 点赞 长文 在这个充斥着有毒社交媒体和 AI 垃圾(AI slop,指由人工智能生成的大量低质量、甚至是垃圾的内容)的互联网上,维基百科(Wikipedia)常常被誉为【"最后一个好网站"】。 但现在看来,这家在线百科全书似乎也无法完全幸免于大趋势的影响。 **流量下降的惊人数据** 根据维基媒体基金会(Wikimedia Foundation)的 Marshall Miller 发表的一篇最新博文,**维基百科的人类页面浏览量同比下降了 8%**。 该基金会一直在努力区分人类访客和机器人(bots)所带来的流量。Miller 写道,这次"过去几个月"的流量下降,是在维基百科更新了其机器人检测系统后才被发现的。 更新后的系统显示,"五月和六月期间的异常高流量中,有很大一部分其实来自那些试图规避检测的机器人。" **流量下降的两大原因** Miller 将矛头指向了"生成式 AI 和社交媒体对人们获取信息方式的影响"。 **1. AI 搜索摘要** "搜索引擎正越来越多地使用生成式 AI(generative AI)直接向搜索者提供答案,而不是链接到像我们这样的网站" 用户不再需要点击进入维基百科,就能在搜索结果页面直接获得答案。(不过,谷歌否认了 AI 摘要会减少搜索流量的说法。) **2. 社交视频平台** "年轻一代更倾向于在社交视频平台上寻找信息,而不是在开放的互联网上。" TikTok、YouTube Shorts 等短视频平台正在成为年轻人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。 **维基百科的态度:欢迎但担忧** Miller 表示,基金会欢迎"人们获取知识的新方式",并认为这并不会降低维基百科的重要性。因为即使人们不访问网站,源自维基百科的知识仍然在触达他们。 维基百科自己甚至也尝试过 AI 摘要功能,不过在编辑们抱怨之后,这个项目被暂停了。 **真正的风险:可持续性危机** 但这种转变确实带来了风险,尤其是当人们越来越不清楚他们获取的信息到底来自哪里时。 正如 Miller 所说: > "访问维基百科的人少了,可能意味着更少的志愿者来扩充和丰富内容,也意味着更少的个人捐赠者来支持这项工作。" 这些志愿者中不乏真正的"牛人",据报道,就在上周五,几位志愿者在一场维基百科编辑大会上制服了一名持枪歹徒。 **维基百科的应对措施** **1. 呼吁 AI 公司承担责任** Miller 呼吁那些使用了维基百科内容的 AI、搜索和社交公司,"必须想办法为维基百科网站本身带来更多的访问者"。 **2. 开发内容归属框架** 维基百科正在开发一个新的框架来标明(attributing)那些源自百科全书的内容,确保内容来源的透明性。 **3. 成立专门团队** 该组织成立了两个团队,专门负责帮助维基百科触达新读者,并且目前也正在招募志愿者。 **深层思考:开放互联网的未来** 这个事件引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: 1. **内容归属问题**:AI 使用开放内容时,如何确保原创者得到认可和支持? 2. **可持续性挑战**:依赖志愿者和捐赠的开放项目,如何在流量下降时保持运营? 3. **知识获取方式**:从主动搜索到被动接收,这种转变对知识质量有何影响? 4. **生态系统平衡**:AI 公司和内容创作者之间,如何建立互利共赢的关系? **结语** 维基百科作为"最后一个好网站",正面临着 AI 时代的新挑战。这不仅是维基百科一家的问题,而是整个开放互联网生态系统面临的共同困境。 如何在拥抱新技术的同时,保护和支持那些为互联网提供优质内容的平台和个人,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。 TechCrunch 原文 维基百科流量下降完整报道 #AI #互联网 #内容生态 #可持续发展 #搜索引擎 #知识获取 #社交媒体 #维基百科